阅读历史
换源:

第8章

作品:在摩天轮里贴近爱情|作者:换裁判|分类:综合类型|更新:2025-05-14 21:34:17|下载:在摩天轮里贴近爱情TXT下载
  郑伊立刻惊醒,看到周某已经开门下车了,忙跟着钻出去。可就在司机为周朝找完零钱,掉转车头疾驰而去的一瞬间,她突然跺脚狂喊:“啊!啊!啊!”

  “怎么啦?怎么啦?”周朝大惊失色。

  郑伊用手猛指出租车刚刚离去的方向,语无伦次地狂蹦乱跳:“我的东西,我的东西……”

  “别急别急!慢慢说!”

  郑伊艰难地咽口唾沫:“我的东西……忘在车上了!”

  “呀!”

  “快追呀!快追呀!”

  周某二话没说,立刻撒腿飞奔,转眼就没了踪影。

  郑伊站在原地一个劲儿打转。由于太希望周某能撵上那辆车,所以她设想了众多有利于形势发展的场景——载过二人的那辆车刚离开不久,就遭遇红灯,于是司机不得不停车,耐心等待绿灯的再度闪烁。就在此刻,周朝狂奔到司机跟前……

  她正醉心于这份美好的遐想,周朝呼哧呼哧地返了回来。

  “追上了吗?”她问。

  “没,没有!他妈的一路绿灯!上海的交通从来没有这么畅通过!”

  “嗷!”郑伊狼一样嚎叫。

  “你落在车上的是什么东西?很重要吗?”

  。。

  第9章 卧薪尝胆(2)

  “当然重要!不重要我能让你追车去吗?!”但此话一经出口,她心里就陡生疑问。因为直到现在,她仍然没搞清楚,她到底丢了啥东西!

  她赶紧往自己的身上瞅,啊哈!装着钱夹和手机的皮包还在!那……丢的是什么呢?蓦然,她意识到自己闹了一个大笑话,而该笑话的直接受害者就是她的性情周公子。

  郑伊咿咿呀呀,强忍心中汹涌澎湃的喷笑,无法解释出所以然来。

  “什么呀!你丢的到底是什么呀!如果非常贵重,咱们得赶紧给出租车公司打电话,我手上有他们的发票呢!”

  “嗯嗯……啊啊……”

  “真的很贵重?”

  “其实也不算贵重……它只是个文件夹。”

  “里面有重要文件?”

  “啊……”郑伊决定以实相告,“里面什么文件都没有……空的!”

  周朝瞪大眼,张大嘴,愣了老半天后,突然长叹一声,蹲到了地上。他一边猛拍自己的脑门,一边指着郑伊怪叫:“你你……你为了一个空文件夹让我猛追出租车?啊?!”

  从郑伊心里翻腾起来的大笑已经冒到了嗓子眼,但她拼命克制着:“周朝,我本以为,丢的是重要东西……”

  “你知不知道?刚才我一路狂奔,那速度赶得上04年的刘翔啦!自从大学毕业,我还没为啥事儿这么卖命过哪!”

  “哎呀!就当锻炼了嘛!”

  “罢了罢了!”他哀叹连连,“你这活宝,神仙也拿你没辙!”

  “周朝……”那欲喷薄而出的笑已经从郑伊的两个嘴角吃吃地往外冒了,“让您白跑一趟,实在不好意思……辛苦你了。”

  周朝还是心绪难平:“老天老天!打死我我都想不到,有朝一日,我会像个精神病一样,在大马路上狂撵出租车!”

  想象到那番情景,郑伊积压了满腔的大笑终于一泄而出。周朝本来对她怨气冲天,见她都快笑成两截了,竟绷不住脸,也跟着大笑起来。

  两人就那样站在人来人往的马路上,毫无顾忌地笑翻了天。

  郑伊从吴湛那里领受的天大委屈,也在这番疯笑声中,迅速转化成了战斗力!

  当晚回家后,郑伊立刻着手实施她的“震慑”计划。她翻出曾经当玩一般学过的《大学英语》,开始字字推敲,句句斟酌,并将她认为最精彩的单词或短语用钢笔记满她的手臂,一有空闲,就盯着手臂记单词。

  接下来的两周时间,她每天只睡两个钟头。她再也分不清什么是白天,什么是晚上;也不知道哪天是几月几号星期几,更不在乎什么是工作时间,什么是休息时间。

  英语成了她的一切,除了英语,她什么都不再关心。她逼着波琳达和周朝跟她用英语交谈;一回到家,她首先霸住电视收看cctv9和ics的英语节目,毫不理睬她父母的愤怒抗议,说他们已经看了大半的电视连续剧如何如何地揪着他们的心。

  两周过去后,她曾经学了四年,却从没认真读过的《大学英语》被她彻底拿下。一个月后,从前只能听懂几个单词的中央九台和上海英文频道,如今她只偶尔有几个单词听不懂。

  第二个月,她让周朝帮她物色一部当代英文版小说,但必须符合如下几点要求:一,不得少于十五万字;二,故事情节必须精彩;三,值得反复阅读。

  周朝很快给她送来一部美国小说《angel creek(天使溪)》。

  那是一个来自美国西部的浪漫传奇,一个关于独立与梦想,征服与被征服,野性与温情交错复杂的爱情故事。郑伊在某个周末,花了一天一夜将它读完。合上书后,竟流连不已。它的确精彩,非常精彩!但是,当她回忆书中几处热辣辣的xing爱描写时,蓦然怀疑周朝居心不良,于是打电话过去,质问他为什么选了一本“黄书”给她看。

  第9章 卧薪尝胆(3) 。。 。。

  周朝在蝴蝶梦中被吵醒,得知她打电话的来意后,笑得特诡异。

  他反问她:“你这次交给我的选书任务,条件之一是值得反复阅读。我问你,若没有那些激情描写,谁愿意反复阅读?”随后,他用师长般的口气教导她说:“都什么年代了,还这么不开窍?人家写书的都不害羞,你看书的害羞个什么劲?再说,我一直认为,对青年甚至少年人来说,黄书多多少少应该看点儿。因为越是不让他们看,他们就越想入非非,所以不如趁早看看!那些东西,看多了以后就会明白,其实根本没啥了不起,四个字就能概括一切——‘无非男女’!……”

  “打住打住!”郑伊听这厮越说越不上道,赶紧打断他,“呵!听口气,你好像已经‘博览黄书’了。”

  “没有没有!我看得并不多!”

  “哼!以你的标准,可能不多!”

  “嘿!你别误会,我真没看多少!”

  “欲盖弥彰!”

  “我发誓我没撒谎。”

  “你用不着为自己辩护!你看多少黄书,关我屁事!”郑伊挂断电话,认定周某已经堕落。在家人和朋友面前,他俨然跟从前一样,是个一表人才的有志青年,但在众人背后,他恐怕早就沉沦为大都市另类人群中的一员——不放过任何机会泡妞,但只追求天亮说分手的一夜激情。

  不过很快,郑伊就发现她的推理不合逻辑。因为周朝上班兢兢业业,下班后就往她家跑,所以,他根本没有“堕落”和“另类”的时间和空间。

  在大声诵读了无数遍《天使溪》之后,郑伊发现,在英语语感方面,她的进步可谓一日千里。

  经过两个月昼夜不分的鏖战,她的英语水平已经沧海桑田。

  当然,这一切她是不动声色,在私底下偷偷进行的。因为,她的计划名叫“震慑”!她不能让吴湛感觉到她在不断进步,她必须在完美的时间完美的地点,让他瞠目结舌!

  所以,她继续忍辱负重,继续以无可挑剔的满腔热忱,微笑着接受怀孕女主管派给她的零碎杂活——复印文件,整理材料,跑公证处,跑公安局和出入境管理局……

  在三个月的朝夕相处中,她以低姿态示人,于是不久,她便赢得了所有同事的好感和赞同。

  在断断续续的私下交谈中,她有意无意地,听到一个已经不是秘密的秘密——温迪之所以能当上翻译部主管,是因为她跟总裁詹姆斯有某种暧昧关系。那些pbc的老员工在向她透露这些隐私的同时,无一不千叮咛万嘱咐:“这事儿我只告诉你一个人,你可千万别再透露给其他人了!”

  郑伊当然郑重承诺,但她却“不经意地”,又将这事儿透露给了波琳达和周朝。至于他俩是否会辗转说给其他人听,她可就无从考查了。反正她跟公司那几个老员工一样,蛮尊重温迪的个人隐私,因为她也对波琳达和周朝反复交待过:“这事儿我只告诉你一个人,你千万别再透露给其他人了!”

  在进pbc后的头三个月,郑伊跟其他四个处在试用期的员工一样,很难有得到重用的机会——当然,吴湛给过她一次,是她自己表现奇差,给演砸了,以至于将那次大好时机白白葬送。

  吴湛对她的态度看似跟从前没什么两样,他仿佛也没向任何人透露,那天加班是他替她完成了任务,但她已经敏感到,他偶尔落到她身上的目光里,如今掺杂了更多的猜疑和不信任。

  “那天来参加笔试的,到底是不是她?是不是她?”郑伊仿佛能听到发自他内心的,这句反反复复的疑问。

  然而她咬定青山,誓死要将这个疑团变成不解之谜!

  于是,她忍耐着,等待着,同时,又像科索沃人民渴望和平那样,期盼着那个决定性时刻的到来。

  第10章 震慑行动(1)

  决定性时刻降临在郑伊试用期将满的前三天。

  那天,美国一所大学的校长到上海某大酒店,参加由pbc组织的一次留学说明会。每年的六月和十一月,pbc都要组织这样的例会,有时候请的是加拿大校长,有时候只请美国校长。会后,美国校长又应邀来到pbc,与那些对去美国有意、无意或一直在观望,态度摇摆不定的中国人进行座谈。

  座谈会在公司的会议室举行。郑伊走进那个大房间的时候,里面已经挤了满满一屋子人。满头灰发的校长显然是那种特有演讲欲,且观众越多越亢奋的人——面对无数双为去美国而望穿秋水、望断青春的眼睛,他再也无法按捺胸中澎湃的激情,索性离开座位,一边慷慨陈辞,一边四肢并用地绕场而行。

  他用自己浑厚的西方男人的嗓音,向一张张热切又迷茫的东方面孔讲述那个曾经梦般遥远的国度;他用自己悦耳的英语和动听的词汇,描述他眼中天堂般的美利坚合众国,直到身心陶醉,不能自拔。

  只可惜,他今天面对的观众是矜持而含蓄的中国人,他们本性的内敛加上对他过于夸张的“表演”,他们的理解只能停留在似是而非的程度上。所以,他一直期待的热烈反应迟迟或者说根本不可能出现。

  但他仍然带着十二分的热情,一遍遍向他的观众询问同一个问题:“有什么要问的吗?来呀!咱们交流交流!”

  回应他的仍然是那几个千篇一律,他已经解释过无数遍的问题。

  郑伊注意到,他那蓝中带绿的北美人的眼睛里,失望在一点一滴地变浓。

  吴湛也注意到了现场的冷清,于是不遗余力地煽风点火:“大家什么都可以谈嘛!不一定非要问有关留学的问题嘛!”

  可他煽来煽去,人们还在重复那几个问题。

  显然,校长再也找不出“慷慨激昂”的理由,于是艰难地舔舔干涩的嘴唇,不动声色地坐回到椅子上,变成一个极度符合经典形象的与会人员。座谈会似乎已经接近尾声,尽管连计划中的一半时间都没用上。

  郑伊知道,该是她出手的时候了——此时不出,更待何时?今天不站起来,哪天才有机会站起来?!

  于是,她站了起来。

  从美国的历史谈起,她和那位校长开始了海阔天空的神聊——从令每个美国人都为之骄傲的《美国宪法》,到无数移民造就的多样文化;从自由宽容的人际交往,到富裕闲适的生活环境……当然,他们也谈到了金融风暴对美国人生活的真正影响。

  校长说:“其实,这次风暴并非像中国媒体上夸张的那样,对美国的所有行业都带来了致命打击。其实每次所谓的金融危机,都是对某些行业如同瘟疫,对另外一些行业则是巨大商机。比如教育业——很多人正是因为金融危机,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