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
换源:

第32章

作品:爱你无悔|作者:孤悟|分类:综合类型|更新:2025-05-17 19:51:52|下载:爱你无悔TXT下载
  to王派进了30台电脑,30万划入电脑公司的帐号。5个c集资入股的100万,转眼还剩下20来万。

  好在注册公司不需要多少钱,我找了一家中介公司,专门负责注册公司。我们想注册一家资金在1000万元的公司,结果花了2万元中介费,一星期后营业执照就到手了。公司的名字很有意思,叫北京寻根信息咨询有限公司。这个名字是首席法律官clo严格起的,他说我们干的是全球华人网站,海外华人要寻根问祖,公司起名“寻根”是再贴切不过了。在中午的午餐会上,6个c吃着10块钱一盒的盒饭,就把公司的名字敲定了。

  在拿到营业执照的当天晚上,因为工资问题大家闹了点儿不愉快。我是主张不拿工资的,既然大家都有股份,年底按股份分红就是了。曹平不同意,他说工资是工资,分红是分红,工资可以打入成本,分红是扣除成本之后的利润。5个c都同意他的意见。团队讲究少数服从多数,我也只好同意。接下来,是商量6个c各拿多少的问题。曹平的意见是,他应该拿最高,因为他是首席执行官。王派首先表示反对,他说首席技术官是负责整个网站技术的,不能比首席执行官少。徐东表示赞同,他说首席情报官是网站的眼睛,没有情报信息,网站就是个瞎子,不能在待遇上有意贬低首席情报官的作用。严格认为,中国是个法制国家,公司要正常运行,将来要上市,都离不开法律的保驾护航。没有理由让首席法律官拿比别人少的报酬。小廖讲,她是管钱的,首席财务官掌管着网站的生死大权,给多少报酬都不能算多。

  趁他们争吵的时候,我出去上了一趟卫生间。等我回来时,他们已经心平气和了,首席法律官严格在起草团队决议。小廖看了看我,似乎是有话要说,但没有说。他们争了半天,我不知道达成了什么协议,也不知道我到底拿多少。

  “最后怎么定的?”我问曹平,我既然是一个c,当然有权知道有关分配的事了。

  “我们一致同意,我们5个人每人月工资3万。”曹平回答道,“一样多,都没意见了。”

  “我呢?”听他这么一说,我被排除在5个c之外了。

  “你拿1万,这在国内来说是相当高的了。”曹平用不容置疑的口气说。

  “1万?”我不明白我为什么只拿他们的三分之一,而且所有的人似乎都认为应该这样分配。“为什么?”我想把这个奇怪的问题问个明白。

  “因为我们都是mba,在美国月薪应该在10万以上,而且是美金,3万已经是很低的了。”严格替曹平回答了我的问题。

  “那你们为什么不在美国拿10万美金,跑到中国来拿可怜兮兮的3万元人民币干嘛?”我不知道是我脑瓜子进水了,还是他们的思维方式有问题,10万美金和3万人民币不成正比例。

  “我们不是想在中国创业嘛,我们看的不是眼前这点儿收入,而是长远利益。”曹平解释道。

  我站了起来:“那你们就留着这1万吧,我退出。”我拿起营业执照,转身就走。我生气的是这帮不知天高地厚的mba,以为自己是山,别人是草,草要连根拔起,看你这座山会不会摇。

  “别这样,老陈,一切好商量。”曹平急了,他知道没有营业执照,一切都是非法的。

  “coo应该拿得和咱们一样多。”小廖亮明了观点。“否则我就退出。”

  “怎么办?”曹平问其他3个c。

  3个c都不说话了,眼睛看着别处。

  “陈光,你拿出80万,把他们的钱全退回去,咱俩来办这个网站。”小廖突发奇想,想在公司正式注册的这一天,开除4个c。

  我没有立即表态,但我知道这个建议是可行的,小廖能搞来风险投资,我能注册公司,这才是真的,什么这首席那首席,全是瞎扯。

  “这说哪儿去了,不就是2万块钱吗,加上!”王派首先转变了立场。

  “加就加吧,和气生财。”徐东接了下碴儿。

  “不是加上,而是应该给这么多,是吧,首席法律官?”我问严格。

  “按你说的意见办。”严格是玩儿法律的,他知道如何不让人家抓到把柄。

  “好,我们全体达成了一致意见,每个人的月薪都是3万。”曹平最后拍板了,皆大欢喜。

  团队成员的工资虽然定下了,却不能拿,因为帐上只有20来万了,如果拿了工资,就只剩下几万了,还要招兵买马,支撑这摊事至少得二三十口子人。再有,还得租服务器,没有服务器,网站和外界就无法建立联系。我是首席运营官,没有钱,我拿什么运营呢?钱是公司生存发展的基础,没有钱,纵有万丈雄心也是白费心思。

  我是抱定不往外拿钱的态度,这不仅仅因为我的钱被股市套牢,还有这些mba藏在骨子里的那种令人不舒服的东西,我接受不了,看在曹平的面子上我出任法人代表,但他们自觉高人一等的态度,把本来应该亲密无间的合作拉开了一个口子。此外,我还要提防小廖,她是颗定时炸弹,不知什么时候会在我身边引爆。

  筹集经费是ceo和cfo的事,在公司刚起步就陷入财务危机时,他们应该有办法解决,mba的课程里肯定有如何解决财务危机的内容。不解决财务危机,公司就得关张,他们每人投入的20万元就会打水漂。

  (bsp;“公司的招聘广告还登不登?”我问曹平。“北青报、晚报和计算机世界,都联系好了,交钱马上就能登出来。”

  “当然登了,明天马上交钱,越快见报越好。”曹平说。

  “我们帐上可没多少钱了,是吧,小廖?”我想让引起小廖的共鸣。

  “这不是你考虑的问题。”ceo果断地制止了我散布悲观情绪的企图。曹平像站在世界讲坛上,阐发他的理念:“英国绅士即使兜里没钱,也要穿得非常体面。搞网站,就是要用一点点肥皂水吹起一个大大的肥皂泡。现在吹肥皂泡的人都没有多少肥皂水,能否吸引投资商的眼球,就看你的肥皂泡吹得是否足够大,在你把肥皂泡吹起来的时候,阳光能否照在你的肥皂泡上。”

  “所以说我们要花完最后1分钱,让世界变得格外美丽。”cfo补充道。廖紫兰女士接受的是同样的教育,习惯于往前看。

  “这就是我们的经营战略。”cio徐东发话了,“据我了解,大多数高科技公司都是这样起家的,他们能成功,我们为什么不能?”

  “我们的技术和头脑决定我们只会成功,不会失败。”cto王派托了托眼镜,放出豪言壮语。

  “我们的筹备工作还要抓紧,不能有丝毫的懈怠。要拿出最佳成果,迎接美华风险投资基金会的人来考察。”clo严格举起右拳表示了决心。

  “好,就这么干!”曹平张开两手,击在一起,使劲晃了晃,犹如摇撼一棵结满硕果的大树。“小廖,美华的人什么时候能来?”

  “还没有接到电话。”小廖回答道。

  “马上联系,我们要主动出击。此外,对别的投资商也不能放过,只要有投资意向的,有枣没枣先打一杆子。”曹平指挥若定,下达了出击命令。

  “没事了吧?”小廖问。窗外已是一片灯海,浪漫的北京之夜来临了。她把目光转向了我,刚要说什么,我的手机响了。

  “喂,爸,我是小光,好,我马上来。”我合上手机,对5个c说:“抱歉,我要先走一步,老爸有急事找。”

  小廖的脸上掠过一丝失望,浪漫不再属于她,起码今晚是这样。?

  父亲找我是商量房子的事。他们住了30多年的房子要拆迁,按住房面积可以补偿20万。20万听上去不少,但要在三环以里买一套3居室,没有50万是下不来的。如果买二手房,也得35万以上。老俩口把工作以来挣的钱大部分都花在了养育儿女上,手里只剩下3万来块钱。他们找我是想商量买哪儿的房,买几居室。

  我的态度非常明确,三环路以里,还要北三环的,3居室。在我当书店经理的时候,我就想改善两位老人的居住条件,他们坚决不同意,说是在平房里住惯了,和邻居又熟悉,不想动地方。实际上他们是不想让我花钱,觉得我挣钱不容易,留着以后应个什么大急。我当时没敢告诉他们我有多少钱,怕他们吓着,担心我是通过非法途径横征暴敛来的。但是我表态了,什么时候他们想动地方随时都可以。一直到现在,他们不得不动地方了,才找我来商量。

  见到父母后,给他们添钱买套3居室的决心更强烈了。他们在小学校的3尺讲台边度过了一辈子的职业生涯,默默耕耘,以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为人生的最大快乐,在人生暮年理应享受点什么,比如宽敞的居室,这丝毫不过分。社会所能给予的有限,做晚辈的有能力提供帮助,干嘛不尽一份孝心尽一份力呢。特别是在父亲70大寿的那天,林姝胡闹了一场,我对父母的愧疚急需要通过一件什么事来化解。

  “小光,我和你妈合计了,”父亲等我坐下后说,“我们把20万的拆迁款给你,你去买新房,把你们现在住的两居室腾给我们就行了。”

  “这怎么行?”我一听就急了,“你们好不容易才盼到今天,缺多少钱我补上就是了。”

  “我们住不了那么大的房子。”母亲说,“我和你爸都是上岁数的人了,住3居室,还不够我们收拾的呢。”

  “你们可以雇小时工帮着收拾,我拿工钱。”

  “你拿你拿,什么都你拿。你拿得起,我们用不起。”母亲有些生气地说。“我和你爸是那样的人吗?还雇小时工,不怕人家笑话?”

  “妈,您和我爸辛苦了一辈子,该享享福了。小时工怎么了,很多人在用。”

  “别人是别人,我们不学这个时髦。”父亲说,“你回去和林姝商量一下,她要是不同意就再想别的办法,实在不行,我们就用这20万到顺义买套房,空气还新鲜呢。”

  “那哪儿行?在城里住了大半辈子了,跑到郊区去干嘛。”在老人年龄越来越大的时候,我当然不同意把距离越拉越远。

  “那就按我们的意见办,你和林姝商量商量,就20万,你们全拿走,至于你们买什么房子,那是你们的事了。”父亲说。

  “您要实在坚持,这样吧,钱我不要,房子给您腾出来。”

  “我和你爸都有退休金,有吃有喝的,要那么多钱干什么?”母亲永远站在父亲一边,俩人大半辈子就是这么过来的。

  “那就按你们的意见办,我也不用跟林姝商量了。”

  “一定要商量,家里的事不能独断专行。”父亲嘱咐道。

  和林姝商量问题一般是解决不了问题的,她总是从经济上的得与失来作为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。吃亏的事不要找她,找她也没用。你告诉她,单从经济上考虑会失去很多,例如亲情啊,友谊啊。对此她的态度是,那些虚头巴脑的失去就失去,只要别失去钱就行,钱是真的,其他的都是假的。

  这件事还真得和林姝商量,因为要让她挪地方。如果不和她商量,即使我在别处买了房子,我们现在住的地方也会被她在最短时间内租出去,而不会同意让我父母住进来。但是如何开口呢?照着我父母的意思说,她多半会要补差,我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