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
换源:

第606章

作品:孤王寡女|作者:姒锦|分类:玄幻魔法|更新:2025-05-23 06:32:22|下载:孤王寡女TXT下载
  萧家和谢家,恩威并重,并无差别对待,对小王爷宋骜也多有期许,但他的私心底,想要培养为储君的儿子一直是宋熹。

  当初他力排众议,无视萧家,立宋熹为太子便是明证。

  而立太子,只是他的第一步。

  一为试探萧家,二也为锻炼宋熹。

  至化帝突然驾崩,按祖宗规矩,太子登基是必然。

  那个时候,如果萧家有异动,那便是谋逆。

  朝中有名声的老臣,大多忠心不是哪一个人,是国,是君。宋熹也非省油的灯,而且,谢家瘦时的骆驼比大马,朝中有的是谢氏余党。就算萧家动用武力将皇位争来,也名不正,言不顺。

  于是,便有了一个长远的计划。

  当然,在这个计划里,萧乾也有自己的打算。

  那个时候,萧家劝进宋熹,可谓做足了戏,也给足了宋熹的脸面。

  所以,宋熹能安稳登基,从朝堂到民间,无人不清楚,是因为萧家的大义与忠孝,也无人不佩服萧家顾大我而舍小我。

  可夺,而不夺。那是为仁。

  可争,而不争,那是为忠。

  可取,而不争,那是为义。

  有仁,有忠、有义的萧家,不该让皇帝所感恩吗?

  然而,政治博弈哪有那么简单?又哪有外表那么可歌可泣?

  宋熹即位之后,能容得了萧家独大,在权政方面处处掣肘于他吗?

  古今中外,无一帝王可以做到。

  从那个时候开始,宋熹与萧家的博弈才正式开始。

  也就是说,宋熹取代了谢家,成了萧家的对手。

  对此,萧家原本也做足了准备。

  可原本布局好的一盘棋,却因宋骜在阴山的失踪发生了逆转。

  本来可凭借对珒一战,以灭珒之功,为南荣立下赫赫军功的小王爷,突然不见,生死不知——

  如此,萧家失去了一个主要的筹码。

  于宋熹而言,也再无顾及。

  从此,他开始大刀阔斧地对萧家动手。

  没有了皇子,萧家再怎么折腾,有什么用?

  君主统治的时代,他们总不能自己做皇帝吧?

  这种可能性,简直微乎其微。

  宋熹利用这一点,做了一个周密的布局。

  趁着萧乾领兵在汉北,无法顾及临安,他一方面整肃朝纲,大力提拔心腹之人,裁剪萧家党羽,同时让心腹大臣罗织萧条的罪罪状,一条接一条,奏书一本接一本,不断参奏朝上,弄得人心惶惶。另一方面他利用时间差,在萧乾不知情的情况下,布军汉南,只等一旦与萧家撕破脸,就可以与萧乾隔江对峙——

  此局精、妙、绝。

  他准备充分,还占住了正理。

  ——因为萧乾是北勐世子。

  如果这个时候萧家与他开火,就是叛臣,不占理字儿。

  当然他没有想到萧家还有一个后手——宋彻。

  宋彻原本就是萧家早就布好的局,萧家也事先防备了这一点。

  为免宋骜夭折,打小就把他培养得纨绔任性,没有争权夺利之心,一来为保他小命,二来也为掩人耳目,让谢家掉以轻心。毕竟这样一个没有上进心的皇子,很难有大的作为。萧家拉扯着一个扶不起的阿斗,也怎么都是输。

  那么,宋熹突然动手了。

  萧家生死存亡之际,肯定得放手一搏了。

  于是——

  就在宋熹准备大开杀戒的时候,萧家也祭出了最后一步棋。

  宋骜不是失踪在阴山吗?

  没事,萧家可以让他“活”过来。

  这些年,在萧家的授意下,宋彻被那顺培养得能文能武,治国方略,无一不精,几乎全是按照古往今来的储君要求去教养的。不仅如此,为了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,萧家人每隔一段时间,就会将宋骜的喜好,外貌,行为方式等等一一告之与那顺接洽之人,从而让宋彻随时可以以假乱真的模仿宋骜,不被任何人觉察。

  为此,远在阴山的宋彻,甚至习得一口流利的临安话。

  便是土生土长的临安人,也听不出半点不同。

  而这也正是在天神祭洞时,连萧乾都没有察觉宋彻并非宋骜的原因。

  宋熹要灭萧家,萧家祭出宋彻一搏,完全顺理成章。

  而且,在当时的情况,萧乾手握汉北之兵,可以说胜券在握。

  毕竟,宋熹动手在先,有着“从龙之功”的萧家,并没有干什么祸国殃民的大恶,萧乾还有灭珒逐鹿之功,那些罪名,也完全可以说是莫须有。所有人都看得出来,宋熹动萧家,并非萧家有罪。

  那么,如果在这个时候,失踪的小王爷宋骜打着“国有奸佞,祸害忠良,以清君侧”的名号,甚至直接“清昏君”,领着北征大军杀个回马枪,是不是一箭双雕?

  一占道理的制高点,棒打宋熹。

  二占世人推崇,名正言顺做皇帝。

  萧家相信,以宋彻之才,有萧家辅佐,必可再开南荣王朝的新华章——

  然,事有意外。

  一步错,步步皆错。

  他们的失策就在于——那顺巫师。

  这一颗布局了二十多年的棋子。

  也就在那个时候,萧家才知道,那顺早就离心。

  而他们的另一个小王爷宋彻,也被他关押在阴山。

  如此,一败,全败。

  ……听到这里,墨九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。

  一直以来,她虽然感觉到私下的暗流涌动,但始终是生活在一个相对平和的环境中的,萧六郎以前也从来没有给她说过半点危险的事。故而,她根本就没有想到,在她看不见的背光中,这些人厮杀得这样惨烈。

  刀刀不见血,却杀人于无形。

  “宋熹动作很快。”萧乾说着,又停一下,“出手也狠。”

  是了,又快,又狠,雷霆万钧——

  他在临安布局时,萧乾还在外面带兵,为南荣拼命。

  而他,早就已经动了他的老巢。

  墨九皱了一下眉头,“你何时知道他要大动作了的?”

  “破汴京,迟重死,辜二到。”

  萧乾的面色,淡淡的,无波无浪,似乎没有什么情绪。

  可了解他如墨九,却在他提到“迟重死”三个字时,察觉到他声音里若有若无的漏风般凉寒——

  迟重于汴京自刎,对萧乾来说,是一道难以抹灭的伤疤。

  也算是他全盘计划中的一个意外。

  迟重是他麾下最为得力的干将,跟了他数年之久,比之古璃阳更得他心。有朝一日,他逐鹿天下之时,有这样一员悍将在侧,可谓如虎添翼。

  然而……人生终归无常。

  想到迟重之死,墨九暗叹一声,捏了捏他的胳膊,以示安慰。

  心里头,却隐隐有根刺——

  对宋熹,哦,也就是东寂。

  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