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
换源:

第 237 部分

作品:锦衣夜行(精校版)|作者:未知|分类:都市言情|更新:2025-05-23 08:14:05|下载:锦衣夜行(精校版)TXT下载
  快捷c作:按键盘上方向键←或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enter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可回到本页顶部!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,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,可使用上方”收藏到我的浏览器”功能和”加入书签”功能!交之最后努力!”!。

  第816章 斩首计连环

  夏浔的大帐里,只有三个人,夏浔、刘玉珏、西琳。

  西琳和刘玉珏一左一右,坐在夏浔的侧前方,看着夏浔以一口箱子为桌,用炭条为笔,正在一条洁白的布皂上认真地书写着东西。

  “陛下,同我们一向的理解不同,贴木儿的军队无论是攻城战还是野战都很有经验,这一点,切勿以我们对北元军队的了解来揣测贴木儿帝国的军队。他们的军队成份复杂,包括了东西方许多国家、民族的人,帖木儿帝国从而掌握了东西方各种最先进的战争技术,并去芜存精,发扬光大。

  在城池建筑上,现在西方的建筑技术以及城防手段并不比我们落后,而这些城池无一例外地被帖木儿帝国攻克了。同时,帖木儿军中拥有大量的火器,尤其是火炮,据臣了解,他们的火炮威力并不弱于我们,可是与此同时,他们依旧保持着祖先传下来的野战和骑s的特长。

  我们的骑兵精锐,主要是北方边军中的骑兵、原宁王手下的大宁骑兵以及朵颜三卫的蒙古骑兵。同样是百战精骑,我们输在骑兵的数量上,同时我们由于骑兵数量少,我们的将领更擅长步兵作战的指挥。

  而贴木儿帝国的军队有西方式的精锐步兵方阵,有希腊式、罗马式的工事建造与破坏部队,有蒙古突厥的精锐游牧骑兵,有身着前所未有的厚重铁甲的重骑兵,有印度的战象部队,有数量众多的火铳手和无数骡马拉驮的臼炮,步骑浑编作战乃至多兵种配合作战的经验同样丰富。

  以上,是臣亲自了解的情报。臣之所述,皆敌所长霍一空。所谓知己知彼,百战百胜。陛下精通兵法,身经百战,见知所言,必知如何避己所短,克敌所长。臣若能在大战之前以此呈进与御前,纵死无憾矣!”

  夏浔写好之后,那淡粉色的字迹竟已消失大半,很多地方只剩下一些只离破碎的笔划,夏浔再予吹干,片刻之后,布帛依旧是纯白色,上边已经连一个字都看不见了。这是用唐赛儿调配的密药写就的,非火烤不显字迹。若不知就里的人,纵然得了这条腰带,甚至将它拆开,也不过以为这条白色布帛只是腰带的衬里罢了。

  夏浔待那信上字迹干了,再也不见一丝痕迹,这才小心叠好,交予西琳。西琳身边早备了针线,信接过来,立即小心地揣进一条腰带的夹层,然后又取针线把那腰带缝好,针脚缝的十分细密。

  腰带封好,重新交到夏浔手上,夏浔又仔细信检查一遍,确认无误,这才托着腰带,对刘玉珏肃然道:“如果我们的计划在哪一个环节上出现了问题,从而导致失败,最有可能见机逃走的就是你,那时你一定要把它亲手交到皇上手中。”

  “是!”刘玉珏也知事态之严重,他双手接过腰带,认真地缠在了腰间。

  随着他们对贴木儿军队越来越多的了解,他们已经不敢再盲目乐观。实际上包括夏浔在内,尽管他早知道帖木儿军不容小觑,骨子里却还是有些轻视的,随着越来越详细的了解,夏浔对贴木儿军的看法大变。如果行刺失败,舍身成仁,而能有人携此情报逃出,那么明军本来就能打嬴的仗,将因此成倍地减少伤亡。本来要打输的仗,也可能因为如此详尽的了解而改变结局!

  正视对手的长处,才能避免自己的短处。

  夏浔将此事交待完了,沉声道:“西琳,唤他们进来,我要宣布斩首计划!”

  帐帘一掀,风呼啸而入。

  春季多风,今儿正在刮风,刮风得尘土飞扬,天地一片苍茫。

  因之,今天弋壁上少有人行走,也没有集市,一顶顶帐蓬都所门窗封得死死的,在那弥天漫地的黄沙中若隐隐现。

  风萧萧兮;,

  塞哈智、陈东、闲地走开了。

  帖木儿睨了那几个人一眼,向他的侍卫长问道:“他们是什么人”

  那侍卫立即迎上来前来,以掌抚胸,沉声道:“大汗,瓦剌特尔穆部的鄂托克察占,奉马哈木大人之命求见大汗!”

  “哦”

  贴木儿微微有些动容,他派去向瓦剌做最后之外交努力的使者刚刚走了两天,距瓦剌联盟几个首领人物的驻地还远,没有十天八天的功夫是回不来的,瓦剌却在这时派来了使者,着实有些出乎他的意料。帖木儿一声吩咐,“察占”就被带到了他的面前。

  瓦剌是分裂的北元的一部分,北元统治中原一百多年,制度管理大量继承了中原人的经验,所以做为瓦剌任命的一位鄂托克,察占有着属于他的专有信物,一枚北元时期朝廷制作的印钤。

  贴木儿远征东方,对这周围的各方势力做过一番了解,他听说过察占的名字,验过察占的印钤无误之后,帖木儿便道:“察占,我知道你是马哈木最信任的部下之一,他派你匆匆而来,给我带来了什么消息呢”

  第818章 双喜临门

  察占向帖木儿恭恭敬敬地行礼道:“马哈木、太平、把秃孛罗三位大人会同瓦剌诸部首领商议之后派我前来,向帖木儿大汗通报,对于大汗的军队与大明之间的战争,我们的立场是置身事外,不会参与。如果大汗需要借道瓦剌,沿途补给也可以就地取之于我瓦剌诸部!”

  帖木儿大喜,欣然问道:“顺宁王、贤义王、安乐王,受封于明,你们如此相助于朕,不怕大明的诘难么”

  察占狡黠地道:“大汗兵强马壮,非我瓦剌可以抗衡,大汗的大军一到,我们自然是要退避三舍的,一些来不及撤离的部落迫于形势向大汗提供各种物资,也是情非得已,大明又能如何”

  帖木儿放声大笑。

  察占又道:“我们希望,大汗功成之后,能够投桃报李,对瓦剌诸部予以关照……”

  帖木儿微笑道:“这个绝对没有问题。我们同宗同祖,都是成吉思汗的子孙嘛,我曾经说过,我非黄金家族后裔,之所以担此重任,实因我蒙古势微,不得不奋起抗争。待老夫百年之后,这万里江山,是要双手奉于黄金家族的,我又怎会打瓦剌的主意呢”

  察占道:“大汗是一位伟大的君王,自然是一诺千金的,不过要说服瓦剌诸部消除疑虑,所以……,这是马哈木大人和太平、把秃孛罗两位大人联名写给大汗的一封书信,我们希望,能够在回复中得到大汗正式的承诺,”

  “没有问题!”

  帖木儿笑容可掬地道:“我已派了使者再赴瓦剌,如今还在路上,想不到你们已经来了。你放心,待我看过三位大人的来信,自会做出善意的回复……”

  帖木儿从察占手中接过书信,心中却在暗暗冷笑:“成吉思汗的子孙,是真的没落了。你们要么站到大明一边去,要么早早归顺于我,如今却打着坐山观虎斗的念头,试图两边取利。若非大明是我一生之最大劲敌,眼下不宜多事,老夫先就发兵,先灭了你们这些羞辱祖先的软骨头!”

  瓦剌答应借道,这对帖木儿来说,是一个极大的好消息,虽然他兵强马壮,一副无敌模样,似乎谁也不放在眼里,可是经过这么多年来秘探搜集的各种情报,他对大明的实力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,把大明视为生平所要征服的第一劲敌,这个时候,他不希望再有第三方势力横c一手。

  瓦剌说小,也要看跟谁比,比起大明和帖木儿帝国来说,瓦剌的力量自然是小的,可是仅仅一个瓦剌,也比西方许多大国更加强大,如果他们居心叵测,帖木儿就得始终保留一支军队进行防备,他的左路军未尝不是对瓦剌的一种威慑,现在瓦剌已公开表态保持中立,他就可以投入更多兵力与大明决战,胜算将更近一步扩大了。

  当晚,帖木儿召集了几位重臣,向他们传达了这个好消息,并邀瓦剌使者察占出席,席间,帖木儿兴致勃勃,不但喝了大量的葡萄酒,还喝了度数更高的阿拉克烧酒,这位七十岁的老人就像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一样,兴致上来时